巴西矿业巨头淡水河谷正式启动雄心勃勃的复兴计划。新任首席执行官毕闻达在巴西圣保罗的商业活动上明确表态,要在五年内重新夺回全球最大矿商的宝座。
这家曾经的行业霸主,经历了两次重大矿难的打击后,如今正努力重返巅峰。毕闻达为这一目标制定了清晰的实施路径,通过提升运营稳定性、改善安全标准以及进一步开发矿业资产来实现市值增长。

产能扩张计划加速推进
淡水河谷的产能恢复势头已经显现。2024年该公司铁矿石产量达到近3.28亿吨,创下2018年以来的新高纪录。这一数字同比上涨2%,超越了原定的3.1亿至3.2亿吨目标。更重要的是,这一产量水平已经接近全球最大铁矿石生产商力拓的水平。

2025年的产量目标进一步提升。淡水河谷将今年的铁矿石产量指导目标设定为3.25亿至3.35亿吨区间。相比之下,力拓计划今年皮尔巴拉铁矿发运量为3.23亿至3.38亿吨,必和必拓2025财年的铁矿石目标指导量维持在2.82亿至2.94亿吨。毕闻达透露,希望到2026年铁矿石产量能够达到3.4亿至3.6亿吨的水平。
淡水河谷的扩产野心背后有着坚实的项目支撑。公司目前正在建设三个重要项目,这些项目将按预期投产。今年2月中旬,淡水河谷宣布启动"新卡拉加斯"计划,目标是到2030年将卡拉加斯地区铁矿石和铜的年产能分别提升至2亿吨和约35万吨。
市场地位重塑面临挑战
尽管产量恢复势头良好,但淡水河谷在资产规模和市值方面的表现仍不尽如人意。截至今年一季度,该公司资产规模为834.3亿美元,同比下降9%。市值差距更为明显,截至今年7月7日,淡水河谷市值仅为424.32亿美元,不足力拓937.12亿美元市值的一半,约为必和必拓1252.41亿美元市值的三分之一。
这种差距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两起重大矿难事故。2015年的Samarco尾矿溃坝事故和2019年布鲁马迪纽市矿区决堤事故,严重削弱了投资者信心。巴西法院判处淡水河谷就2015年事故支付96.7亿美元损害赔偿金,2019年事故相关赔偿与费用支出也高达74.02亿美元。
2019年矿难后淡水河谷产量急剧下降。当年该公司共出售3.125亿吨铁矿石和球团矿,同比减少14.5%,4000万吨产能处于停产状态。财报显示,淡水河谷2019年亏损16.83亿美元,相比2018年68.6亿美元净利润,减少约124%。这些事故为竞争对手抢占市场份额创造了机会,力拓自2018年起已连续六年保持"全球最大铁矿石生产商"称号。

未来几年,淡水河谷能否如愿夺回“全球最大矿商”的宝座,将取决于其战略执行力和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走势。但无论如何,这场矿业霸主之争,必将重塑行业格局。
注:本文来源于金融界、网络等
图文如有侵权,敬请联系删除